操作技巧

1. EQ仅仅只是一个智能的音量旋钮,它能做的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用它来增强或削减某个频段,以修饰你的音轨。

2. 务必将削减置于增益之前

3. EQ增益只用于增强音轨中悦耳的部分。务必将增益置于一切必要的削减之后。

注意:指的是使用硬件EQ进行普通操作时。频率增益在硬件中会带来失真问题,用在特殊操作中。

另外的许多“衰减优于增益”的解释站不住脚:

增益会减少headroom?衰减会增加heafroom?

当EQ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时,衰减和提升出来的结果不同?

频率增益会带来相位失真?

唯一站得住脚的解释是:增益带来的电平提升会影响我们的主观判断。

4. 当调节好EQ后,务必平衡输入与输出电平。这是你避免耳朵被欺骗的关键一步。

5. 在最外侧轨道上(极左/极右轨)“雕刻EQ洞”(Carve EQ holes)是明智的选择。它不仅能提升乐器的清晰度,还能带来更宽广的立体声声场。

6. 考虑在总线上对整体EQ做细微调整——尤其是在混音的初步阶段。总线EQ能让你用更少的插件与步骤来达到理想效果。

7. 避免3项致命错误:照搬预设、过分注意EQ曲线、认为每一轨都需要调节EQ。

1.EQ: 智能的音量钮

·看待EQ的最佳方式,是将其看作一个智能的音量旋钮。

·简单而言,EQ的工作方式即是增减耨个特定频段的音量。

调节EQ的三个主要参数

1. 频段(Frequency):你需要调节哪个频段的音量?

2. 增益(Gain):你要增大或者减少多少该频段的音量?

3. 带宽/Q值(Bandwidth/Q):你想让你调节的这个参数影响该频段附近多大的范围?

2. EQ削减

·其目的在于移除某一轨中不需要或不必要的频段,为其他轨腾出空间,以突出该轨中好听的部分。

·当削减EQ时,你通常应当将带宽缩小,以使该削减效果只影响你希望除去的频段(做低切时除外)。

·提示:有一个好办法可以找到那个你希望除去的频段(扫频):将增益拉到很大,Q值缩小,并将该增益在频谱上移动。当声音变得非常令人不适与刺耳,该频段就是你需要削减的频段。

·例1:当你在你的人声轨上做了一个95Hz的低切,你将不会听到该轨中95Hz以下的声音,而贝斯与地鼓在该频段下因此得到了更多空间。

·例2:当你(通过扫频)发现你的人声轨在328Hz的频段存在刺耳的失真,你可以在该频段削减3到6db来消除该噪声。

3. EQ增益

·EQ增益应当用来增强某一轨音色中好听的部分,而不应显著地改变该轨的音色。

·与削减相反,当增益EQ时,你通常应当将带宽增大,以使该增益过渡得更为自然。

·提示:正如寻找希望除去的频段那样,找到最佳提升点(sweet spot)的方法也是将增益量开大,将带宽缩小并在频谱上移动,直到你听到你最希望提升的那个频段。

·例如:在贝斯轨上做一个100Hz范围的增益,可使音色更厚、更饱满。

·3db步进法则:EQ增益造成的影响是累积的,因此第一次尝试时,只向上提升3db。若还是觉得不够,则再往上提升3db(即每次改变最多3db)。

·若你是在总音轨上做EQ增益,由于它会影响到所有的音轨,这些增益累积起来效果将会十分显著。因此每次调节的幅度应当更小(例如1.5db)。

4. 音量平衡

·有时我们会认为我们调整过EQ之后,那一轨变得更好听了,但实际上只是因为那一轨经过增益后变得更响了而已。

·记得调节插件上的输出音量旋钮,以确保信号输出时的音量与输入时的音量大小一致。

·在调节输出音量时,参照你EQ插件上的输入/输出电平,以确保两者处于同一水平。

·提示:要记住,EQ的意义仅是为了增强某一轨的音色特点,而非使它更大声或更小声。通过平衡音量的过程,你可以了解到你对EQ曲线的变动是否真正对那一轨有积极影响。

·例如:你在主唱轨上将7kHz及以下的频段做了个增益,并感觉人声的呼吸感与临场感增强了。但在观察输出电平后你发现,你只不过是让主唱变得更大声而已。当平衡输入与输出音量后,你意识到主唱的音色并没有任何改善,你甚至可以不需要EQ,只把人声音量加大就能得到相似的效果……

5. 雕刻EQ洞(Carving EQ Holes)

·类似的乐器有着类似的频响范围,因此他们(在同时发声时)会重叠并彼此掩盖——这被称作EQ遮蔽(EQ masking)。通过“雕刻EQ洞”,能增加乐器的清晰度,让人听得更清楚。

·什么是“雕刻EQ洞”:集中调节两个声相位于左右侧的主要乐器,为它们在频谱上分别创造专属区域。

·具体做法:先在中频范围内找到其中一轨的悦耳点,并将其增益3-6db,再在另一轨的相同频段上削减3-6db;再在另一轨上重复该步骤(找到悦耳点,增益3-6db,在对应轨的相同频段削减3-6db)。

提示:在混音时要确保至少在极左右两轨上的乐器有做“EQ洞”。这不仅能使乐器声音更清晰,还能使混音整体在听感上更为宽广,因为最外侧的两轨乐器在音质上有了区别,使人耳得以注意到混音边缘的更多细节。

6. 调节总线EQ

·要使你的混音更快、用更少插件达到更好效果,一切都要从总线上添加的一个简单的EQ插件开始。

·像母带工程师一样去思考。无论是增益还是削减,幅度都要十分轻微(大概1-1.5db即可)。

·提亮高频、清除中低频杂音、提升中高频以凸显人声,加强超低频……这一切都需要扫频的帮助。

·确保输入/输出的音量平衡,试听中反复开关EQ来对比效果,以确保你对EQ的调节起积极效果而非帮倒忙。

·提示:在开始调节总线EQ时,应当选一首专业的混音作品作为你的参考。记录下参考作品中最高频、最低频、主唱、地鼓与军鼓的音色特点,然后轻微调节总线EQ(增减量以1-1.5db为限)以使你的混音在大方向上接近参考作品。

7. 3项致命错误

·错误 No.1 - 照搬预设。编写插件的工程师们可完全不知道你的音轨是什么声音,因此他们在预设中建议的频段增减与你和你的混音可以说是完全无关。

·错误 No.2 - 过分注意EQ曲线。你的眼睛可以骗你脑补出原本没有的声音。当你通过开关EQ效果器作对比时,试着闭上眼去感受调节过的音轨是否真的更好听,而不是看着像调节好了就过关了。

·错误 No.3 - 认为每一轨都需要调节EQ。如果某一轨在整体混音中听起来不错,又能与其它音轨融合得很好,那它就不需要再调节EQ。你对音轨后期处理的程度越少,它听起来就越自然、越有音乐性——所以不要再为了调节而调节了,只在它真正需要的时候调节。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